《生命隽语》11月6日

音频加载中…

窗外有眼

“我坐下,我起来,你都晓得,你从远处知道我的意念。”(诗139:2)

为什么人们总认为只要没人看见就可以胡作非为呢?我们难道忘记了有一位全能的主会看到我们的所作所为吗?我们怕别人知道,我们难道就不担心上帝会知道吗?

诗篇 139 篇大卫写道:“耶和华啊,你已经鉴察我、认识我。我坐下,我起来,你都晓得,你从远处知道我的意念。……你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耶和华啊,我舌头上的话,你没有一句不知道的。”(诗139:1-4)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驾车行驶在乡间路上,看见离公路不远处有一块西瓜田,父亲对儿子说:“你在此把风,我去拣个西瓜来。”他钻进西瓜田,挑了个好西瓜,问儿子:“有人走过来吗?往路的两头都看看。”小家伙很聪明,对他爸爸说:“但是爸爸,我们不也应往上看看吗?”

是的,那是最重要的方向。在没有别人看到,只有上帝看到时,你如何自处?以此为原则考验自己一下。

虽有高山峻岭掩闭你,你也不能躲过上帝,

我们的秘密心思都难逃他的眼睛,

他的仁慈拥抱我们的生命,他知道我们不欲人知的目的,

对上帝,你无从隐藏。

我们在没有人看见时的所作所为,

是衡量我们人格的标准。

《生命隽语》11月5日

音频加载中…

你的屋顶漏水吗?

“你从水中经过,我必与你同在;你趟过江河,水必不漫过你;你从火中行过,必不被烧,火焰也不着在你身上。(赛 43:2)

在一本写于一六九六年的书里,我找到下面一段话:“强烈的痛苦之于心灵,就像雨中之屋。暴雨来临时,我们才知道屋顶有那么多破洞,到处都有雨点掉落下来。也许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内心深处有许多隐在的伤痕,一旦痛苦的风暴来袭,我们就发现我们既无信心又没耐心,恐惧顷刻弥漫全身。”

对极了!痛苦考验我们,并显现出我们是什么样的基督徒,如果在我们的精神装备有缺陷,这些缺陷就会在紧张和艰苦的压力下一一显现。

愁苦的闸门一打开,我们对诗篇作者的话语就会有体验。诗人呼喊:“神啊,求你救我,因为众水要淹没我。(诗 69:1)但是我们不需要害怕,因为是亲爱的父允许水来淹我们,不是要把我们淹死,而是要洁净我们,帮助我们看到我们生命需要修补的地方。

你经历过风暴吗?你曾否心神不安、受激发怒没有信心、感到恐惧、或者叛逆不道?试想这可能是上帝让你经历这些困难,来显露你的心灵需要。要修补“漏水的屋顶”也不难,你要祷告、信靠,向圣灵降服。

上帝的路是最好的路,虽然我猜不透,

为何哀伤和考验常聚我四周;

他要把我由铁炼成精钢,

我要谦卑地信靠他,只有他能将我救。

上帝把我们带进深潭,

不是要淹死我们,而是要洁净我们。

《生命隽语》11月4日

音频加载中…

什么最重要?

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提后4:8)

在70年代中期,爱德·罗伯创造了世上第一部个人电脑。他雇了一位叫比尔·盖兹的人帮助他写软件,当时比尔·盖兹才十九岁。1977年时,爱德·罗伯将他的电脑公司卖掉,买了一座大农场。七年以后,当他四十一岁时,他就读医学院。如今比尔·盖兹是世界最大软件公司的老板,而爱德·罗伯是乔治亚州一个小镇的医生。

爱德·罗伯说道:“人们都觉得个人电脑是我所作过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但我并不认为如此。我现在每天为病人所做的事,若不是比电脑更重要的话,至少同样重要。”

我们如何来评估生命的意义?我们内心深处明白,生命是不能以财富和名望来评估的。

让我们看看使徒保罗一生颠簸的日子,值得注目的是他的生命达到了成功完美的终点。他写道:“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提后4:8)保罗充满信心所仰望的不是这世界的认可和关怀,而是“公义审判的主”(第8节)。

您如何衡量生命的意义?只有上帝能告诉您什么最重要。

迟早我们会面对我们的创造主,

他的眼神可以刺穿我们的心,

让我们来确定我们的梦想、目标和计划,

让我们的计划一开始就有基督在其中。

生命的衡量是由宇宙的掌管者来决定。

《生命隽语》11月3日

音频加载中…

悄声细语

“不可在民中往来搬弄是非。”(利19:16)

有流言说,我已经离婚,并且娶了一个芳龄二十的小姐;此外我又被人从酒廊拖出来,喝得烂醉,站立不稳。这一阵子,我被指控参予了各种可以想得出来的勾当与丑行。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居然真的有人相信这些杜撰出来的故事。

这些事给我带来困扰吗?根本不会!我只为这些到处散布闲言闲语来毁谤人的小丑们感到悲哀。我完全同意大卫所说的:”一切恨我的,都交头接耳地议论我。他们设计要害我。”(诗41:7)当我知道许多神的仆人都有这种经历时,我得到了一些安慰。

在很久以前,我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有关我的非常低级的语言。当我听了之后,我跳了起来,大声说:”赞美主!”我的朋友非常不解,直到我引用上帝的话语,他才明白。我说:”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太5:11)我的朋友补充道:”当那日,你们要欢喜跳跃!”(路6:23)

如果你是上帝的仆人,当有人散布谣言毁谤你时(利19:16),请记住,最重要的不是人如何说你,而是天上的父是怎么看待你。这样你就会心怀欢乐!

谎言谣言散布满地,

使你难过受伤,

不要烦躁担心﹣﹣信靠主,

因为主知道事实真相。

在你面前说别人闲话的人,

也会在别人那里说你的闲话。

《生命隽语》11月2日

音频加载中…

你之所想

惟独出口的,是从心里发出来的,这才污秽人。 (马太福音 15:18 和合本)

如果把你过去六个月当中,在脑海所经过的每个想法用录影带的方式放给你所认识的朋友、邻居或者教会的朋友看看,结果会怎样?你可能会觉得再也无脸见人。但我们必须明白,或许你我能够彼此隐藏起真正的想法,但却无法瞒过上帝(诗9 4:11)。

我们应当极度注意自己的意念与想法,并非是怕上帝知道,而是它会影响到我们的人格。主耶稣曾说我们的言行是由心里发出来的(太15:18-19)。

我最近曾到美国肯德基州的一个旅游景点–马摩斯巨洞(Mammoth Cave),在洞内有许多巨大的钟乳石,它们是由一滴滴水不停地滴下凝结而成。首先,一滴水珠在石洞的顶层开始滴下一微小的沉积体。第二滴继续滴下,接着滴、滴………先是小小的岩柱,渐而形成了钟乳石。

同样的过程,也会在每个人的心中出现。我们的每个小小思想都会融入内心,发挥作用制造出我们人格的“钟乳石”。你内心的想法将塑造出你的性格特征,最后呈现出一个真正的“你”。

你的内心思想如何?

我的举止和言行

会告知我是何人

主啊,引导我,让你的旨意

充满我的思想与灵魂!

高尚的思想构成圣洁的人格!

《生命隽语》11月1日

音频加载中…

勒住舌头

过了不多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人前来对彼得说:“你真是他们一党的,你的口音把你露出来了。”(太26:73)

当医生诊断病人时,第一步要做的往往就是“让我看看舌头。”单看舌头的症状,可做粗略的诊断。有些病症甚至单单通过看舌头就可得知病因。

同样,舌头也可以反应出一个人的属灵健康状况。因为由人口里所说出的话,便可显示其内心的想法。主耶稣说:“……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太12:34)

使徒彼得在主耶稣被抓的晚上,在开口说话时露了马脚。当他回答时,有旁观者认出他的口音:“你真是他们一党的,你的口音把你露出来了。”(太 26:73)虽然彼得竭力否认他们的指控,然而,他的口音显露了他真正的身份。

人们可以通过我们所说的语言,了解我们大致的思想。我们 的口音也能告诉人们我们的国籍以及我们从哪里来。一个人的用 词习惯也显示出其教育程度及文化素养,能暴露出我们优秀或肤浅的一面。因为我们谈论的话题,往往会与我们生命中所关心的事物有关。我们最爱谈论的事情,往往就是我们最关心和喜爱的事。因此,由对话中,可看出每个人的终极目标,“天路旅行”所说的是“荣耀的语言”;而“地狱之客”所谈的多是关乎“沦丧的话语”。

你所说的话,能道出你是何等人物。

拿去我的舌,好好约束它,

让我的口只说善言真话;

拿去我的心,在源头的深处,

洗净并永远保守它。

语言是心灵的镜子

《生命隽语》10月31日

音频加载中…

平安三

“有耶和华为他们的上帝,这百姓便为有福!”(诗144:15)

一位名叫戴魏生的人,一天他和父亲从乡下的农舍步行三英哩去探望祖母。他们动身时,夜幕刚刚降临。戴魏生后来描述当时的情景:”在我们家去祖母家的路上,要经过一个沼泽地带。那天晚上,我听到田野里的蛙鸣和蟋蟀的唧唧声,看到路旁大树所拖长的黑黝黝树影,我愈走愈害怕。我问父亲:会不会有什么危险的东西跑出来抓我们。父亲向我保证:没有什么好怕的,接着,他拉住我的手对我说:”我不会让任何东西伤害你的。”倾刻之间,恐惧离我而去,我立刻又能坦然无畏地去面对世界。

有人说,要得到真正的平安必须具有三个要素:1.不焦虑。2.不软弱。3.不害怕。

(1)不焦虑﹣﹣因为上帝爱你(约壹4:16)

(2)不软弱﹣﹣因为上帝扶持你(诗139:10)

(3)不害怕﹣﹣因为上帝保护你(诗121:5)

当我们在耶稣基督的爱中得享安息,并感受到上帝亲自扶持我们的手时,我们心里就应有平安并且不害怕。”三把得到真正平安的钥匙”-﹣就是不焦虑、不软弱、不害怕,这些钥匙能够打开我们忧虑及沮丧的枷锁,让我脱离它们的挟制,进而拥有身为上帝的儿女所能享受到的喜乐和自由!

在迷雾中,

或许路上暗淡昏黑,眼不能见,

然而,当我感觉到神扶持着我的手,

我的灵要欢唱,我的心意更坚。

惧怕最好的解药,就是信靠上帝。

《生命隽语》10月30日

音频加载中…

只见巨人

“惟独我的仆人迦勒,因他另有一个心志,专一跟从我,我就把他领进他所去过的那地。”(民14:24)

摩西差派十二个探子,花了四十天去刺探迦南地。当他们回来时,除了迦勒和约书亚,其它的十个人都做了非常悲观的报告:”据我们看自己就如蚱蜢一样,据他们看我们也是如此。”(民13:33)

这些没有信心的人看到的只是困难和挫败。是的,那些巨人是很高大,但是以色列人的神岂不比那些外邦人更伟大吗?他们怎么能如此轻易忘记上帝是如何在旷野引领他们的呢?

后来,那十个探子满怀疑虑地死在旷野,而约书亚带领百姓进入了应许之地。迦勒呢?因为他有与众不同的心志,上帝祝福他,也带他进入那应许地,并且专心致志地跟从上帝(14:24)。

试想有两个气球:一个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飞不起来,另一个则充满了氢气,立刻升上高空。与此相同的:如果我们心中充满疑惧,就无法满怀信心去完成上帝交托给我们的任务。

我们需要更多的迦勒﹣﹣愿意跟随上帝的引导,因为他们心中充满圣灵。你是满有信心的迦勒吗?还是一个只看得见巨人的动摇者?

信心,大能的信心能看见应许,

并且单单仰望神。

心怀恐惧,寸步难行;全心信靠,绝处逢生。

《生命隽语》10月29日

音频加载中…

君临天下

“奉主名来的王是应当称颂的!在天上有和平,在至高之处有荣光。” (路19:38)
一位美国哲学家曾问道:“如果耶稣和柏拉图都回到地上,要在同一个校园,同一时间演讲,我应该去听谁讲?”他接着总结说:“即使柏拉图是如此的伟大,但当你能有机会聆听那本身就是真理的耶稣时,还会有谁去听柏拉图讲解真理呢?”
在第一个圣棕树节,那些群众兴高采烈地簇拥着耶稣,他们的反应就像那位哲学家,他们深知没有人能与耶稣相比,但同时对他也有些疑问。耶稣平静地骑着骡子进入耶路撒冷,依当时的情形,耶稣骑一匹庄严的战马可能更合适。他拜访了圣殿,就往伯大尼去了(可11:11)。群众却对耶稣抱有更多的期望,希望他能够救他们脱离罗马统治,而耶稣却是来救他们脱离撒旦的统治,他们深知耶稣是上帝派遣而来,但他们却完全误解了他属灵的任务。
我们称颂耶稣,是因为他是耶稣,还是因为他能帮我们什么忙?敬重他意味着要服从他,并且去除自我中心的天性。那位哲学家承认耶稣是真理,那些群众认为耶稣是他们的救助者,而我们则要顺服他,以他为王——掌管我们内心的王。

骑上,威严地骑上!
在不太盛大的游行中,骑上死亡之路,
哦!基督,你的胜利现已胜过死亡,战胜罪恶。

信靠与顺服是作主子民的必要质素。

《生命隽语》10月28日

音频加载中…

阁楼里的核桃

“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12:24))

一位基督徒在事隔三十五年之后,回去探望他生长之地的木屋。他走近这间现已无人居住的房子,想起了他在少年时,曾沿着穿过农场的小河埋了一些核桃。他走向溪边,发现了一排高大漂亮的核桃树。

于是他想起了还有几粒核桃藏在家里的阁楼中,他急于想知道这些核桃变成什么样子了。他爬上了光线阴暗的阁楼,在一个角落摸索到那些核桃。当年藏起来的核桃现在是一颗颗沾了灰尘的干果,而他埋在河边的核桃,则已长成浓荫蔽天的大树了,这之间有多么大的差别啊!自那一刻,耶稣的一句话在他心里有了新的意义:“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12:24)。

主耶稣在说这话的时候,心中已经想到自己的死。这些话对信徒也适用。如果我们的自私不“死”去一次,我们只是“孤家寡人”。耶稣基督为人的罪死在十架上和基督徒为自己的罪恶而舍身,有着相同的意义,就是死中得生。

种子如果不埋进地里,

就永远不能由一变十,  

如果我们不能“舍”我,

就不会看到圣灵硕果。                         

为自己而活,生而犹死;舍己为人,死中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