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日信增》2月2日

音频加载中…

信心行为缺

你们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爱里;正如我遵守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爱里。(约15:10)

耶稣的意思是:“你们在我里面,并且常在我里面,所以你们也要遵守我的命令。我会给你们一个命令,好让别人看出你们是属于我的枝子,这个命令就是彼此相爱。我以身作则,你们就以我为榜样,效法我的样子,我遵守这命令,也常在父的爱里面。因此,你们若遵守我的命令,也常在我的爱里面。”在这段经文之前,耶稣还提道:“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5)

所以基督徒在每天的灵修生活里,都要格外注意这两部分的教导,信心与行为(善行)都不可忽视。如果没有关于信心的教导—没有人解释要如何与基督联合,如何成为属他的枝子常在他里面——那么所有人又重新诉诸自身的好行为。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只教导信心,这种片面性又会催生假基督徒,这些人虽然颂赞信心之伟大,并且受洗,自称主的门徒,却没有结出果子,得着能力。

讲道的难处就在于此。不管我怎么讲,好像总有哪里不妥,总会有人偏离主题。如果我不宣讲信心,结果就变成任何行为不过是徒有其表,假冒伪善。如果我只强调信心,那么就没有人明白还需要与之相应的行为。最终,教导的结论演变成,要么那些好好先生一味地靠行为而非真的依靠信心,要么信徒们空谈理论却忽视实践善行。所以我们必须同时宣扬信心与行为两个方面的信息,也必须对那些想要常在主里面,想要与真葡萄树联合的人宣讲信靠基督的道理:在每一天的生活里,因信心带出好行为。

《与日信增》2月1日

音频加载中…

金科玉律

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太7:12)

没有什么比这段经文所讲述的真理更清楚直白的了。但是这个世界并不允许我们应用这个道理,我们腐坏的本性也不让我们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生命。我们对这样的道理也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倘若我们能一贯地用这样的标准来审视自己的生活和各样行为,就不至于如此漫不经心。我们会有许多事情要去做,而无须去寻求做一些看上去更神圣的事。我们会成为自己的老师,自我提醒当如何生活。我们本来不需要那么多的律师和司法书籍去解决问题,因为这里的标准非常浅显易懂,我们要做的就只是努力并且认真地贯彻这个标准,以此作为生活准则!

举个简单的例子:没有人喜欢被抢劫。如果你扪心自问,一定会说你不愿意被抢。那为何不得出结论,其他人也是同感呢?市场上你看到不少人在卖东西,他们按着自己的意愿随意定价,使商品的价格是其价值的好几倍。如果你问一个商贩:“请问,你愿意用高价买这些东西吗?”我想他一定很难回答。如果他足够诚实并且理智思考的话,会说:”我只想用市场价买这些东西——价格公道,交易平等。我不想付不该付的钱。”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你心里面很清楚,你希望别人如何待你,你的良心也会告诉你,要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与日信增》1月31日

音频加载中…

当我们感到被遗忘

  酒政却不记念约瑟,竟忘了他。(创40:23)

  酒政把约瑟忘了之后,约瑟陷入与试探的争战中,变得焦躁和埋怨。魔鬼看到这个机会,就用火箭对他发起更加猛烈的攻击。基督在被魔鬼试探的时候,也体验过这些猛烈的火箭:“你若是上帝的儿子,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太4:3)魔鬼也是用同样伎俩对付约瑟:“继续你悲惨的争战吧,你知道你的祷告是无用的,你呼求上帝、信靠上帝只是一场空。你因为帮助酒政解梦而盼望上帝会搭救你,恢复你昔日的荣耀,好吧,就让上帝拯救你吧,如果他愿意的话!”魔鬼恶毒的箭从未停止纠缠约瑟,即便他已经虚弱不堪,伤痕累累。

  信心刚强的人喜乐时会高唱:“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诗歌。”(诗118:14)这样的人魔鬼会躲得远远的,所有的埋怨和急躁都很快消失。只要信徒不停地感谢和赞美上帝,那么魔鬼的试探,悲伤和不信的心都会消失。当赞美的声音发出的时候,天堂的门大开,地狱的门紧闭:。“我要时时称颂耶和华,赞美他的话必常在我口中。”(诗34:1)

  可一旦停止赞美上帝,那些痛苦、孤独、悲伤的情绪就会再次占据我们。当约瑟回想哥哥们怎么把他卖到埃及时,也在经历这些感觉。他们在家中享受时光,而他却身陷牢笼,凄惨无比。这就是魔鬼的奸计,当灾难如洪水泛滥的时候,魔鬼伺机捕杀猎物,它要用各种机会引诱人们放弃信仰,陷入绝境。

《与日信增》1月30日

音频加载中…

上帝话语的丰盛

  你们要将我这话存在心内,留在意中,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也要教训你们的儿女,无论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申11:18-19)

  当孩子们成长到某个阶段,可以开始明白信仰概念的时候,应该帮助他们养成习惯,把从教会学到的东西真正带回家。孩子们应该在饭桌旁跟父母背诵学到的经文,然后把经文写下来,像装钱或硬币那样装进口袋或者钱包里。信仰的口袋要成为他们的金口袋,那些有关信心的经文,比如《诗篇》51:5、《约翰福音》1:29、《罗马书》4:25,还有《罗马书》5:12等,就是这小钱袋里的金币。而爱心的口袋要成为他们的银口袋,那些关于行善的经文,比如《马太福音》5:11、《马太福音》25:40、《加拉太书》5:13,还有《希伯来书》12:6等,就是要装进这个袋子的银币。

  任何人都不要自以为很聪明,把这些活动看成只有小孩子才玩的游戏。基督不得不降世为人来教导我们,同样,如果我们想好好训练孩子,也必须学做小孩子,与他们一起成长。我希望这样的孩童游戏能够被更多人采用,那样我们会很快看到许多信徒在经文和对上帝的认识上变得富有。他们要做更多这样的口袋,积攒上帝的话语在里面,不断地使用这些话语来学到上帝的话。

  可是今天的景况却是这样:人们来了,听了讲道,离开教堂,毫无改变。他们表现得好像一篇讲道的价值光听一听就够了。没有人想要从中学到什么,更不会将道理铭记于心,所以有些人哪怕已经参加聚会三四年了,听了不少讲道,但面对关于信心的问题,却仍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书本上记载的东西已经够多了,但真正刻在我们心版上的还远远不够。

《与日信增》1月29日

音频加载中…

信心从上帝而来

  众人问他说:“我们当行什么,才算作上帝的工呢?”耶稣回答说:“信上帝所差来的,这就是作上帝的工。”(约6:28-29)

  整本圣经通篇都在一件事上保持一致,就是怎样才算服侍上帝。经文里面很肯定地记录了如果你想要服侍上帝,就必须信父神所差来的那一位。如果你想知道怎样得到上帝的慈爱怜悯,怎样亲近上帝,免去我们因犯罪而当得的惩罚,怎样获得饶恕并且离开死亡的审判,就必须顺服上帝的旨意,相信耶稣基督。耶稣在这里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们要怎么做—一信。

  信心是我们必须要操练的工作,但信心同时也被称作上帝的工作。后面你会看到,耶稣教导我们如何才能做到相信,因为没有人能靠自己而相信。“若不是差我来的父吸引人,就没有能到我这里来的。”(约6:44)“若不是蒙我父的恩赐,没有人能到我这里。”(约6:65)因为信心本身就是上帝所赐的,我们信就是在做上帝的工,与此同时,上帝也加添我们信心,因他知道我们单靠自己不能做什么。

  这段经文是何等精妙啊!它像一道闪电,击倒世上的一切智慧和正义。在它面前,所有规条诫命,甚至摩西律法都黯然失色。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份不同寻常的工作——它远远超出了我们的心智和能力,我们无法靠头脑或理性去明白基督的奥义。因此,信心不是我们靠自己去做的工,我们是被基督所吸引,尽管我们感觉不到,也看不到他。

《与日信增》1月28日

音频加载中…

无法理解的事情

  彼此说:”你看!那作梦的来了。来吧!我们将他杀了,丢在一个坑里,就说有恶兽把他吃了,我们且看他的梦将来怎么样。”(创37:19-20)

  上帝应许了要看顾他的百姓。当约瑟的兄弟们商量说有恶兽把约瑟吃了,雅各和约瑟都面临一个艰难的试炼。这看起来根本与上帝的应许前后矛盾。你也许以为上帝会稍微关注一下这件事情,表示他的确看顾他们,但上帝并未派遣天使,也没有采取丝毫行动来阻止或赶走魔鬼。相反,上帝仿佛让门户大开,任凭魔鬼在其中奔腾咆哮、咒骂呐喊,用恶毒的计谋攻击雅各和约瑟这对父子。

  上帝曾赐给雅各一个重要的应许。在他的十二个儿子身上,雅各有活生生的证据,证明上帝的应许必会成就。然而,雅各仍是遭遇许多麻烦,就像上帝从未赐下任何应许一样。但尽管有许多患难,上帝也从未离弃他。

  我们能肯定的是,上帝的应许绝不落空:“妇人焉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不怜恤她所生的儿子?即或有忘记的,我却不忘记你。看哪,我将你铭刻在我掌上,你的墙垣常在我眼前。”(赛49:15-16)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血肉至亲——我们的孩子和家人—会给我们引起如此多的棘手的难题?这也是上帝计划的一部分,是上帝在这个世界上对他子民的生命动工的方式。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那超越我们理性的属天智慧,借这智慧我们可以说:“尽管有时生活中的一切看起来毫无意义,但上帝的话不是谎言,上帝绝不欺骗我。”

《与日信增》1月27日

音频加载中…

抵挡魔鬼

  务要谨守、警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你们要用坚固的信心抵挡它,因为知道你们在世上的众弟兄也是经历这样的苦难。(彼前5:8-9)

  你应当谨守、警醒,让身体也预备好。不过魔鬼不会仅仅因为这样就退却。谨守并警醒也只是让你的身体减少犯罪的机会,真正能够抵挡魔鬼的兵器是信心,是在耶稣基督里刚强而坚定的信心。你若是紧紧抓住上帝的话语,在心里依靠、持守上帝的话,信靠不动摇,魔鬼就不能胜过你,会从你面前逃开。如果你能宣告“我的上帝如此说,我也如此坚定信靠”,你会发现魔鬼不得不速速离开,你心里的冷漠、恶念、愤怒、贪婪、绝望、怀疑也都跟着消失了。但是,狡猾的魔鬼诡计多端,它不会轻易放过你,让你得胜,它会想尽一切方法将征战的兵器从你手中拿走。魔鬼只要让你变得懒惰,然后你的身体也会变得软弱,渐渐失去控制,它就能取走你得胜的武器。夏娃就是被魔鬼迷惑了。她已经有上帝的话,如果她能持守上帝的命令,就不至于堕落犯罪。但是魔鬼看到夏娃随便对待上帝的命令,没有坚定信靠上帝的话,就在这破口中乘虚而入,将上帝的命令从她心里夺去。夏娃放弃了上帝的话语,魔鬼就得逞了。(参创3:4,13;林后11:3)

  所以彼得在此教导我们应当如何与魔鬼争战:我们无须迂回躲避,也不用特别的秘密武器,我们只需要在上帝的道里面,坚定信心。除此以外,别无他法。若魔鬼利用你的罪使你陷入绝望迷茫,就拿起圣经吧,上帝的话语里有他赦免我们一切罪孽过犯的应许。扎根于上帝的话语,魔鬼必不能搅扰你。

《与日信增》1月26日

音频加载中…

只要祷告;不要怀疑

你们祷告,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着。(太21:22)

  祷告以前,问问你自己,是否相信你的倾诉上帝会听见,还是怀疑上帝根本不在乎?如果你怀疑、不确定,或者只是用祷告来试验会发生什么事情,那么这样的祷告毫无意义。因为你心神不定,来回摇摆,结果是,上帝无法赐下任何东西给这样心怀二意的人,好比你无法将一样东西交给一个双手颤抖、无法抓牢的人。

  想象一下,有人向你苦苦哀求,跟你要一样东西,但是紧接着他却说:“我不太相信你会把那个东西给我。”即使之前早就许诺过会给他,你也会觉得他提出请求是在戏弄你。你会收回所应许的一切,不仅如此,你甚至会因此惩罚他。

  那么我们若向上帝如此祷告,怎么能够蒙悦纳呢?上帝向我们保证的是,我们若向他求什么,他必赐给我们。我们祷告却不信他的应许,这不仅让我们的祷告自相矛盾,同时也是将上帝的话视为谎言和欺骗。我们不信上帝许诺的,实在是侮辱了上帝的信实,而我们之所以能够祷告,恰恰是基于上帝的信实。所以每次祷告之后,我们才都会说一声“阿们”。我们这么说,是在表达坚定而真诚的信心,就是宣告说:“哦,上帝啊,我毫不怀疑,你必将我所求的赐给我!”

《与日信增》1月25日

音频加载中…

妙手仁医

  但如今他藉着基督的肉身受死,叫你们与自己和好,都成了圣洁,没有瑕疵,无可责备,把你们引到自己面前。(西1:22)

  基督徒既是义人,同时又是罪人——既做了上帝的朋友,又做了上帝的仇敌。哲学家们拒绝承认这样的悖论,因为他们不接受人被称义的正确途径。正因如此,他们不停要求人们恪守善行直到不再感到罪疚,可这样的教导却导致很多人心烦意乱,因为即使他们尽上最大的努力去争取完全的称义,也始终无法做到。即使是那些到处宣扬这种背离上帝之教导的人中间,也有无数人在临死之时陷入绝望。若不是基督在慈悲怜悯中光照我,使我从这样的错误中回转,我也将落得同样的下场。

  与此相反,面对困惑不安的罪人,我们要这样教导和安慰:亲爱的弟兄姊妹,在你这一生中,你绝不可能变得公义到不再有负罪感,你的身体也不可能变得像太阳那样明亮无瑕。即使你有瑕疵,也仍然可以是圣洁的。但你一定会奇怪:“我既然罪孽深重,内心时常充满罪疚,又怎能变为圣洁?”认识到自己的罪,有负罪感,这些都是好事,要为此感谢上帝,不要因此灰心绝望。一个病人得医治的第一步就是承认自己有病。“我怎样才能脱离罪的捆绑?”奔向基督吧,他是妙手仁医,他修复破碎的心(参诗147:3),让罪人变为圣洁。

《与日信增》1月24日

音频加载中…

上帝有慈爱怜悯

求你将我的罪孽洗除净尽,并洁除我的罪。(诗51:2)

  基督徒在认识了上帝之后,以信心做见证,在上帝的面前就算为义,并且知道他的罪已经都被饶恕。但他不该在这信心上过分放纵,开始觉得自己就不再犯错,与罪绝缘。他还是常常会面对与罪争战的处境,这罪性仍存留在他身上,就像大卫一样。

  因为上帝的慈爱怜悯,大卫被上帝认可称义,他完全是借着自己以外的公义而成为上帝眼里的圣洁。上帝的慈爱怜悯不是像人一样的情绪或者态度。反之,因我们相信在基督里面罪得赦免,就从上帝那里得来这样的神圣祝福。因为基督的缘故,我们可以同大卫在《诗篇》51篇里写的那样,期盼上帝的慈悲怜悯。所以,我们所有的义完全来自我们以外,这是上帝赐下的真实礼物,他因为基督而对我们大施仁爱怜悯。

  假设一个犯了死罪的人被带到审判官的法庭上,但是审判官出于怜悯同情释放了他,尽管他真的只配得到死刑。你难道不会说,这个人的罪能被赦免,完全不是因为他自己做了什么,而是因为慈悲的审判官有仁爱之心吗?然而,仅仅饶恕了这个人的罪行还不够,还必须要把他从监狱里释放出来,必须给他衣服穿,给他工作好让他养活自己。当上帝看我们为义的时候,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我们身上。上帝以他的怜悯将我们从罪中释放,我们仍然需要圣灵这份宝贵礼物,洁净残留在我们身上的罪性。我们需要圣灵使我们刚强,才不至于被里面的罪和各样的私欲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