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隽语》1月24日

音频加载中…

如何知道?

“愿恩惠、平安因你们认识神和我们主耶穌,多多地加给你们。”(彼后1:2)

在近黄昏时,一阵大雷雨过后,出现了一道我生平见过最美的彩虹。当我向妻子描绘这幅美景时,我却词不达意,因为它美得无法言传。为此,我特地去查百科全书的一段文章,希望能对彩虹有连一步的了解。那段文章增加了我对彩虹的认识,但井不能真正表达我眼前彩虹的绚丽。这件事使我体会到,对彩虹有抽象的认识与亲身体验到彩虹的美丽,完全是两回事。

在彼得后书第一章,提到两种不同的“知识”。作者在5至6节所说的“知识”,希腊文的意思是指一些抽象的知识,是灵命成长不可或缺的;但在2至3节及8节,作者所用的希腊文“认识”却是指一种更完整、更实际的体验认识主耶穌的方式。这种认识体验才是灵命成长的主要因素。所以,“抽象知识”与“认识体验”之不同,就像阅读彩虹的资料与亲眼看到彩虹的美是完全不同的。

约伯在受过试炼之后,他终于有了深刻的体验,因此,他对上帝说:“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伯 42:5)当你对上帝的认识增加时,应当求主帮助你,更多地了解他,更多地体尝主的恩典,从而也有更多的恩典。

除非我们真认识上帝,

否则我们无法明白他的真理;

当我与主合而为一时,

我们就能明白他的话语。

我们不仅要有全备的知识,

更要有全备的信心。

《生命隽语》1月23日

音频加载中…

谦卑的候选人

“你们中间最小的,他便为大。”(路9:48)

班杰明 •富兰克林把他自己希望能有的品德列了一张清单。当他获得了一种美德后,就进行下二个。他说,他进行得颇顺利,但操练谦卑却不容易。每次他认为自己做得很有进展,就会洋洋得意而变成骄傲。

谦卑是一种令人难以捉摸的美德,连主耶稣的门徒也为之挣扎过。当耶稣知道他们正在争论谁是老大的时候,他说:“若有人愿意作首先的,他必作众又未后的,作众人的用人”(可9:35)。接着,他就抱起一个小孩,并指出我们要像服事基督那样去谦卑地彼此服事。

如果一位新闻记者采访我们的朋友、邻居或会友,要他们形容一下我们是怎样的人,你想他们会用谦卑这个形容词形容我们吗?

真正的伟大并不属于

那追求世俗虚名的人,

而属于那些奉耶稣的名

服事他人的人。

谦卑可以不断地寻求,却绝不可洋洋称道。

《生命隽语》1月22日

音频加载中…

大收获

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摩太前书 6:6)

十五年以来,一位商人以匿名的方式捐出了六亿美元给大学、医疗中心和其他的慈善基金会。当后来由于法律的原因,使他不得不透露身分时,他对于自己的慷慨善行作了一个解释:“没有人能够同时穿两双鞋,我只是认为我已有足够的钱了”。

这位捐赠者的朋友是这样形容他的:他没有自己的房子、车子,搭飞机坐的是经济舱,手上戴的是一只十五美元的手表。

多数人都会在金钱面前成为奴隶,而不是他们所拥有的金钱的主人。一般而言,拥有东西比施舍东西更自然,即使我们这些跟随基督的人也可能误认为敬虔是让我们得利的门路(提前6:5).

为了改变这种危险的念头,使徒保罗在提摩太前书6章6节8节提到:“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有一位遵行的人如此说,知足,“不是指经济条件而是指属灵的心境,不是帐簿的收支而是心意的满足。”

你是一个握着金钱不放的人还是一个知足又乐善好施的人?看看你如何对待你所拥有的东西便可知道。

莫为属世的东西烦恼忧虑,

那是永不会令人满足的;

知足的奥秘在于

让上帝来供应。

做金钱的主人还是奴隶,全取决于你。

《生命隽语》1月21日

音频加载中…

龟的见证

“我又转念:见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智慧的未必得粮食;明哲的未必得资财;灵巧的未必得喜悦。所临到众人的是在乎当时的机会。”(传9:11)

还记得伊索寓言里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兔子夸口它是森林里跑得最快的动物,当它向其他动物挑战时,只有乌龟胆敢接受。对兔子而言,这好像是一场不公平的比赛,因为太容易了,而且从一开始,乌龟就被它远远地甩在后头。

途中,兔子决定打个盹,但是乌龟仍持续蹒跚地向前行。当兔子醒来,它四处看不到乌龟,所以它笑着说:“唉!它还是没能跟上我!”可是当它到达终点时,它看到乌龟早已越过了终点线。缓慢而稳健,使乌龟赢得了这场比赛。

有些基督徒就像这只愚蠢的兔子,自认为“跑得快”,在信仰生活里走走停停。他们经常抱怨他们是毫无目标地快跑。更好的见证是,慢慢地一步步地接近某个目标。这比较实际,因为真正的学习、成长和得胜,是一个循序渐近的过程。

有一个哲学家曾经说过,在天堂和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持定方向,长期不懈地努力”。我们当像使徒保罗,一生为着基督向一个目标奔跑(腓3:14),如此才会成为得胜者。

不是靠强壮争战,

也不是靠快速比赛;

是因着真实和忠心,

藉恩典而宣告得胜。

通向灵命成熟的道路是没有捷径的。

《生命隽语》1月20日

音频加载中…

为什么要祷告?  

“你们要恒切祷告,在此警醒感恩。”(歌罗西书4:2)

基督教信仰中最矛盾的情形之一就是,虽然上帝无所不知,但他却希望我们把生活中的大小事情都带到他面前,向他倾诉。他既然都知道,我们为什么还要祷告呢?

如果你也有这种困惑,也许十九世纪的布道家叨雷能帮助你,他认为要祷告的理由如下:

因为有魔鬼的存在,祷告是上帝所指定用来抵抗魔鬼的方法(弗6:12-13,18)。

因为祷告是上帝让我们能向他求告的方法(路11:3-13;雅4:2)。

因为祷告是上帝特地要让我们“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的方式(来 4:16)。

因为感恩的祷告是上帝让我们从焦虑中释放及得到“上帝所赐的平安”的方法(腓4:6-7)。

除了上述理由外,那就是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17节所提到的上帝的旨意是要我们“不住地祷告”,因为上帝“盼望”我们和他说话。这些都是要祷告的理由。是的,上帝的确是全知的,但他希望和我们交流,与我们倾谈。当我们在祷告寻求主的过程中,我们与上帝的关系就变得更亲密了,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祷告的最重要的原因。

祷告是上帝赐给人的最大恩典,

藉着祷告,上帝与人连结,

人更接近上帝。

我们最大的特权就是能和上帝说话。

《生命隽语》1月19日

音频加载中…

报复的灾祸

“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罗12:17)

几年以前,有人把烟吹到一个痛恨抽烟者的脸上,因此,该人发明了一种不抽烟者用以反击的东西,他将他的产品称为“报仇”。

那是一种可以放在口袋里的喷雾罐,罐子内部装有恶臭的消毒剂。

一旦遇上吸烟者,这个喷雾罐能喷出恶臭的气体,给吸烟者来个以毒攻毒。

许多人怨恨这种做法,有人取笑它,但仍然有人购买。制造商利用的是我们都有过的经历:如果我们不以牙还牙,我们就吃亏了。

对基督徒而言,如果我们如此反击任何人,是把自己的水准降到与那些得罪我们的人一样。这会令我们变得很脆弱,因为我们违反了信心和爱的原则。报复会暴露出我们低水准的本能,而不是信主之人所应有的良善之道。

上帝的话很清楚:以牙还牙绝不是答案,因为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罗12:19)。 所以当有人触怒我们时,我们该如何?我们必须继续行善,让上帝以他的方式,在最完美的时候替我们伸冤。

“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21 节)

有人伤害你吗?

能为伤害你的人祷告吗?

能以德报怨吗?

求上帝帮助你显现他的大爱。

当人以恶特你,你以善回报,就是爱他。

《生命隽语》1月18日

音频加载中…

希望的目光

“是那叫死人复活、使无变为有的上帝。”(罗4:17)

冬天里的树,叶子全掉光了,但这些树并没有死。春天一到它们就会复生。

我们常因为过去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处在失望的心态下,认为环境“无望了”。我们可能因为看到友谊、婚姻、家庭中的冲突,就对自己说:“断绝关系,散了算了,反正没有希望了!”但上帝因着他的同在和大能,却要我们用希望的眼睛去看,我们不能使困境起死回生,但上帝能。上帝许诺亚伯拉罕,他会生一个儿子,虽然他的妻子撒拉已过了生育的年龄,而他自己将近百岁的身体如同已死(罗4:19,来11:11-12)。但亚伯拉罕相信上帝,“是那叫死人复活、使无变为有的上帝……他(亚伯拉罕)在无可指望的时候,因信仍有指望,就得以作多国的父”(罗4:17-18)。

你今天看到了什么样的绝望情况?不要相信你自己的判断,而应当祈求上帝给你信心的眼睛,用希望的目光去看。

主啊,

赐给我希望的眼睛,

让我在冬天里

能看见春天里的勃勃生机。

希望像一座锚,固定在看不见的地方。

《生命隽语》1月17日

音频加载中…

记得要遗忘

“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林前13:5)

别人伤害了我们,然后向我们道歉,我们说自己已宽恕了他们。然而,就像狗喜欢咬住骨头不放一样,我们很可能对所受到的侮辱仍念念不忘。

在哥林多前书13章5节中,保罗宣称爱是不计算人的恶。保罗运用会计学上的概念,犹如在记帐簿上记数字,爱正好相反,它不记录恶。爱是宽恕,什么都不记在帐上。

你如果想记住什么事,你会一再地复诵,孩子会复习生字、演员会背诵台词,你不断地复读一些名字,以便记住他们。但爱则刻意要忘记过去的伤害,把它们交给上帝。

据说有一位宗教领袖,他永不忘记别人对他的轻蔑与侮辱,这是他根本的弱点。他可能短时间内不计前嫌,但他给人的印象是始终不忘挖旧的疮疤。

反之,桑士特牧师在写圣诞卡时,一位朋友提到一个人的姓名,提醒他说:“难道你忘了他曾如何侮辱过你?”桑士特回答说:“是的,我记得,但我也记得要遗忘。”让我们学习他的榜样。

求主助我,仁慈宽恕,

百般罪恶,你皆饶恕,

求主赐我,如主之爱。

记得要宽恕,也记得要遗忘

《生命隽语》1月16日

音频加载中…

寻求答案

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使你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 神无瑕疵的儿女。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腓立比书 2:14-15)

很多人以为基督徒只会唱反调,这是很不幸的。我们应当让人知道我们是积极的人,要推动良善正确的事。

一位报纸专栏作家就对这个问题评论说,我们已背离了救主的训示。他怀疑我们是否真的爱我们的仇敌?真的会为那些逼迫我们的人祷告?我们会给饥饿的人食物吗?我们会给赤身露体的人衣服穿吗?我们会去看望监狱里的犯人吗?(太5:44-45;25:34-36)

我们当中很多人为当今社会的堕落而深感不安,但我们通常抱怨多于行动。我们给人的印象是,我们憎恨那些不符合我们道德标准的人,而他们则把我们看作是自以为是的势利鬼。

这多么不像主耶稣和他的首批门徒!他们虽然嫉恶如仇,但他们的重点还是放在展现基督大爱所包含的纯洁、同情、无私和谦卑。

成为一座真理的灯塔,实在要比只醉心于谴责他人的煽动者好。不要只是抱怨世界上的问题丛生,而是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效法耶稣的榜样,去爱那些需要他的人们。

赐我同情,赐我温柔,

一如耶稣,一如耶稣,

周遭所需,令我感动,

属天怜悯,充满我心。

爱基督的人,就会爱迷失的人。

《生命隽语》1月15日

音频加载中…

 婚姻的屏障

“即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的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太19:6)

有些人虽已结婚,却渴望挣脱婚姻的锁链。他们觉得“无论是贫穷或富足……唯有死亡才能使二人分离”的誓言太冒险了,有些极端”自由“的人主张婚姻制度已过时了!然而,一些研究证明。已婚者较健康且快乐。盖洛普民意调查也指出,百分之九十五的美国人认为婚姻与家庭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每桩婚姻都有主精心设计的无形锁,一生的委身需要彼此的扶持与信心承诺。创世记2章18节主说:“那人独居不好,我更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我们必须认识到,主不单单是婚姻的建筑师,同时也是使二人合而为一的那一位,婚姻应该由三个人组成一夫妻二人与耶稣基督。基督徒婚姻的根基建立在彼此不断的委身以荣耀主。

耶稣基督是你婚姻生活的第三者吗?他能在不断改的环境中为夫妻关系注入稳定的力量,也能使摇摇欲坠的婚姻重新带来爱,你必须完全服,让上帝的话语带领你,使你明白如何让他成为你生命的根基。

主是婚姻的坚固磐石。

婚姻使二人合而为一,

顺服主的引领并让主的爱充满,

世上必无任何权势可使二人分离。

让主居首位,婚姻必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