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隽语》1月14日

音频加载中…

赞美备忘录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因歌颂我们的神为善为美,赞美的话是合宜的。他医好伤心的人,裹好他的伤处。”(诗147:1,3)

新年伊始,许多报章,杂志都登出一些在去年去世的著名人物的名单。有时当看到自己所敬仰的人物名列其中,往往会勾起我们内心的伤痛。

在过去一年里,另一份去世者的名单也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心底。那名单上的人物,可能是你的父亲、姐妹,也可能是你的朋友、邻居。我们心里充满了悲伤,漫漫岁月中,有什么比失去炽爱的人更能让我们肝肠寸断呢?

这种刻骨铭心的伤痛与失落缠绕心中,似乎永无止境。这时我们能作些什么呢?在《诗篇》147篇里,诗人明确地指出,唯有主能“医好伤心的人,裹好他们的伤处。”药物能让肉体的伤口立刻止痛,而痊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上帝也是以类似的方式来医治我们。

《诗篇》147篇能够帮助你我渡过那段悲伤的日子。该诗篇以“赞美主”来开始,也以“赞美主”结束,全篇不断地赞美主的大能与恩典。朋友,今天当你读这首诗时,何不试着写下一件你拥有的并能为此而赞美上帝的事,往后,每天加上一件值得赞美的事。上帝将会抚平你的创伤,你也将会有能力、越来越大声地赞美他!

无论晴天或阴雨,

无论未来日子如何,

主掌管一切,

你必不致忧虑。

赞美能医治心灵的创伤

《生命隽语》1月13日

音频加载中…

暗中服事

“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太6:1)

当我们暗中服事上帝,我们会得到双重的奖赏。不仅将来有一天上帝会“公开地”来奖赏我们(太6:4),而且当我们回忆时也会很愉快。

汤姆斯·拉·曼斯写道:“多年以前……我闲坐在客厅里听音乐,当时我父亲正铲完雪走进来,他对我说:‘24小时以后,你连你现在听的是什么音乐都不会记住,为什么不在接下来的20分钟里,去做些在20年后你还能记得的事呢?我保证你将来每次回想这些事时,都会非常地愉快。’

“我问:‘那是什么样的事?’他回答:‘布朗太太的走道上有好几英寸的雪,为什么不走过去,在她不知晓的情况下把它铲干净呢?’

“我在那条走道上铲了约15分钟的雪,她从来不知道是谁为她做了这件事情。我父亲说对了,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但每当我回想起这段经历时,我都感到由衷的高兴。”

耶稣说,当我们为了得到人们的赞赏而行善时,这种赞赏就是对我们的奖励。但如果我们在暗地里服事上帝,那美好的回忆也是一种奖赏。

纵然别人没有觉察到我们,

也没看到我们今日如何服事上帝,

但身为耶稣的仆人,我们的工作

就是用各样方法来讨他喜悦。

寻求人们的掌声,就失去了上帝的赞赏。

《生命隽语》1月12日

音频加载中…

可见的黑点

“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不可忘记他的一切恩惠!”(诗103:2)

有位传道人在讲道时,拿了一张白纸,在中间画了个黑点。然后他举起这张纸,问听众看见了什么?有位听众立刻答道:“有个黑点。”

“没错,是个黑点,但还有其它的东西吗?”会场一片沉默。传道人再次问道,“除了黑点之外,还有别的吗?”听众不约而同地回应:“没有。”最后传道人说:“我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你们竟没有看见这张纸。事实上,它才是最重要的部分。”

接着他话题一转,谈到在生活中,有时我们也常常因一些小挫折而心烦意乱,而忘了主给我们的无数恩典与祝福。我们被生命中的灾难抓住了视线,使我们对那些美好的事物视而不见。这就和只看见黑点而忘了白纸一样。

基督徒的眼睛不是只盯着生活中的磨难,而是注视生命中的恩典!就像诗人所说的:“天天背负我们重担的主,就是拯救我们的上帝,是应当称颂的!”(诗68:19)

如果我们不断地赞美主,我们的视线就不致于被生命中的“小黑点”所蒙蔽。

困境无论大或小,

不要失望,因主必得胜;

不断数算恩典,

天使必保守安慰帮助你,

直到人生尽头。

要数算恩典,

不让生活中的苦难蒙蔽你灵魂的眼睛。  

《生命隽语》1月11日

音频加载中…

拿走与献上

“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16:33)

尽管耶稣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约16:33),可是我们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是这个“你们”之中的例外。但是,如果我一旦明白,苦难是天父为我们制定的生命计划中的一部分,那么,当我们面对困境与难题时,就不致于感到意外和手足无措。           

英国著名的布道家威廉.桑斯特(William Sangster 1900-1960)有一次到医院去探访一个将要失明的女孩。尽管医生已想尽各种办法,但却无法挽救她的视力,女孩很伤心地说:“上帝要把我的视力拿走了。”桑斯特沉默了一会,然后充满怜恤地对她说:“不要让上帝拿走,把它还给他吧。”女孩说:“我不明白你的意思。”桑斯特解释道:“你试着这样祷告:“亲爱的天父,如果我命中注定要失明,请你帮助我,让我愿意将它还给你'。”

若我们知道所爱的人将去世,或是自己可能会变成残废,让我们能有将这些当成爱的礼物还给上帝的心态。就如亚伯拉罕在摩利亚山献上爱子以撒,我们也当献上这样的祷告:父神,我不紧抓这些短暂属于我的人或丰盛的祝福不放,我感谢你将他们借给我,使我的生命充满美好与丰盛,现在我愿意毫无条件地还给你。

我不求天色常蓝常晴无雨,

只求我忧伤或喜乐

主让我心咏唱赞美诗歌。

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

《生命隽语》1月10日

音频加载中…

表里一致

我们从前就是到了马其顿的时候,身体也不得安宁,周围遭患难,外有争战,内有惧怕。 (哥林多后书 7:5 和合本)

有对夫妇看上去样样都好,他们热心传福音,也受到大家的尊敬。可是,很多人和他们在一起时感到很不自在。

他们常常夸耀他俩的婚姻生活及为人父母的喜悦,在各种情况下总有圣经的经节可以引用,朋友说:“在他们身旁,我无法真实地说出个人心中的感受,一旦说出心底的话,他们总是叫我要完全地信靠主。”

让我们来看看使徒保罗,他没有假装一切都顺利,相反地,人人都可清楚地体会到他的挣扎,因而,众人可自在地向他倾诉。保罗说:我们从前就是到了马其顿的时候,身体也不得安宁,周围遭患难,外有争战,内有惧怕。 (哥林多后书 7:5 和合本)

藉着与人分享痛苦的经历与真实的情感,使徒保罗才能作出又真又活的见证,并且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说“那安慰丧气之人的神藉着提多来安慰了我们”(林后7:6)。

我们怎样才能表里如一地向他人作有效的见证呢?若别人能深刻地体验我们所处的困境,看见主如何引领我们走过,相信他们必愿意亲身来体验神的恩典。除此,岂能有更好见证吗?

何必戴上一切都顺心如意的面具,

认为苦难不是主的旨意?

何不开放自己毫不隐藏的真实地面对自己

别人才能相信主也必引领他们。

愈真实地表现真我,

就愈不需要隐藏自己。

《生命隽语》1月9日

音频加载中…

递送货物                                

“各人要……彼此服侍,作上帝百般恩赐的好管家。”(彼前4:10)

高速公路上挤满了大卡车、大货车和拖车。当交通受阻时,我们这些小型车辆的乘客很容易把它们当作是我们的拦路虎。我们忘了那些大型车的司机都是为你我服务的人员。他们把各地人们所需要的各种货物收集起来,他们心中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把货物送到目的地。想想看,如果没有他们的工作,我们的生活将会多么不方便!

使徒彼得写道:信徒应当做上帝庞大资源的好管家。他称这些资源是“上帝的百般恩赐”(彼前4:10).而一个顺服的生命是接受并递送“上帝货物”的车子。那辆车子的独特性是由上帝赐予那个人的特殊能力来决定。一旦我们把这种能力奉献给主使用并荣耀他时,我们的目的应当是递送货物。假使我们不那么做,别人就不会因我们的生命而得益,反而会饿死。

彼得强调,使用我们的天赋,是一种双向服事,因为我们是彼此帮忙(10节)。当你在人生的路上旅行,别把同是上帝恩赐的其他车子当作障碍。否则,你自己和别人最后都可能会饿死。                                      

能成为主施恩的器皿,

是多么的美好,

在任何时刻,任何地方,

任主拣选!

与上帝为我们所做的相比,

我们做的永远不够。

《生命隽语》1月8日

音频加载中…

如何成长?

“你们却要在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彼后3:18)

有个急性子的大学生向校长询问,是否可以修一种速成课程,以便提早毕业。校长笑笑说:“没问题。快和慢都要视你的目标而定?橡木成材需百年,葫芦结果却只要六个月。”

许多时候,我们好比那大学生,常因灵命缓慢成长而感到灰心不已。我们期待自己表现成熟或已长大成人,而无法忍受自己仍有孩童的样式,总希望早日毕业。

成长需要时间的累积,有时也有突飞的阶段。以树木为例,初夏四至六周,树木会快速成长,在树皮与树干之间产生纤维层。然后在一年的其它时间里,纤维层渐渐坚硬,成为可做家具甚至长久保存的木头。

灵命的成长往往远非我们所期待的速成,它需要“根基扎稳”的步骤。圣经中也应许我们,那在我们心里动了善工的,就必成全这工(腓1:6)。所以,要有耐心,好让上帝成全他在我们身上的善工。

亲爱的主,教导我,

使我不跑在你的计划之前或因疑惑而落后;

引导我,

使我的脚步能与你并驾齐驱。

粗制滥造只能带来无穷的烦恼。

《生命隽语》1月7日

音频加载中…

成功的穿着

“所以你们既是神的选民,圣洁蒙爱的人,就要存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的心。”(西3:12)

1975年,约翰·莫利出版《成功的穿着》一书,该书后来成为许多想攀登为企业领导人的穿着指南。这本书的诀窍就是效法老板的穿着风格。

每天不管是上班、上学或休闲,我们都要决定穿什么。甚至在不太讲究穿着的九十年代,人们也期望穿着体面。但是,除了看得见的服饰穿着之外,有一件外衣——态度与举止,也值得我们慎选。如果我们宣称自己是基督的门徒,就必须留意属灵的风格甚于衣着的格调。

让我们一起来思想上帝的儿女该有哪些样式。上帝说,他的选民当存“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并要彼此“包容与饶恕而在这一切之外,“要存着爱心,爱心就是联络全德的。(西3:12-14)

我们当思考,我是否愿意每个新的开始都让上帝掌权?每一日都愿意为主而活?每一刻为要蒙上帝喜悦?我是否已穿了上帝选民的制服–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包容、饶恕与爱心?

所以,让我们为成功地事奉上帝而穿上他的制服吧!

主啊,日复一日,

让我更有温和与仁慈,

使我的灵温柔、我的心谦卑,

好使我一生一世充满圣灵。

基督里的恩慈,是上帝选民的制服。

《生命隽语》1月6日

音频加载中…

未臻完美  

“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诗90:12)

每年,特别是过了四月的生日之后,我都会更仔细地思考一个大家都有兴趣,但对某种年龄层却别具意义的问题,那就是“年事渐长”。

有趣的是,这种自然的定律,大伙儿都无法避免,但处理的方式与态度却不尽相同。那差异则是由于个人观点的不同。

我们的一生诚如诗篇90篇作者所坦陈的——转眼飞逝(10节)正因它是如此的短暂,我们当有诗人罗伯·布朗宁的态度:“我渐衰老,然而美好的生命仍然是可以成就的。生命的持久有赖于你要如何建立生命。”短短的一首诗,布朗宁清楚地指出,生命是不断地累积,每个日子都是将来的基石。

如何善用我们的生命呢?首先必须有个正确的生活态度。诗篇作者很清楚地告诉我们,正确的态度包含寻求上帝的智慧(12节)、得着他的慈爱(14节)与他的保守(17节)。因此,如果我们能抱持这样的生活态度,就必欢然享受生命的每一刻。

善用每个将逝的岁月,

使它成为永恒;

有一天,当我们离开肉体生命归回父家,

那属天的生活就是属世生活的果子。

明日的结果取决于你今日的选择。

《生命隽语》1月5日

音频加载中…

我们会像他

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并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稣基督从天上降临。他要按着那能叫万有归服自己的大能,将我们这卑贱的身体改变形状,和他自己荣耀的身体相似。(腓3:20-21)

有一年秋天,我的几个孙子从野外采集到一些蚕茧。它们一点也不漂亮,干巴巴的,一动也不会动,孩子们把它们挂在一个阴凉之处准备过冬。第二年春天,他们把蚕茧搬到照得到温暖阳光的地方。过不了多久,有一个蚕茧中冒出一个美丽的生物—一只淡绿色的大飞蛾,优雅地展开翅膀,准备飞向天空。它色彩之艳丽是无法形容的,它缓缓地展开娇嫩的翅膀,姿态是无可言喻的优美。

是的,春天是复活的时节。不过大飞蛾的蜕现,不是真正从死中复活,而是生命的蜕变,形式的改进,因为蚕茧本身具有生命。而耶稣则是从死中复活,不过这过程也是蜕变—耶稣变成了永生的完美生命,我们的复活也会是如此。腓立比书3章21节中的“改变的”或“符合的”是译自希腊语,意为“改变形式”或“蜕变”。由于耶稣从坟墓中升起,我们可以坚信我们的躯体也会改变,变得像他的荣耀的身体。

是的,有一天我们会像他。

有一天我们一定会像他!

我见他面时我会像他!

像他直到永远!

有一天我们一定会像他!

当我们面对面地见着他,

我们会反映出基督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