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日信增》1月13日

音频加载中…

困境中得安慰

  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上帝,也当信我。(约14:1)

  无论什么时候感觉到忧愁焦虑,我们都要信靠基督,以他的话紧固自己。我们应当从这段话中得到从基督而来的安慰,好像基督亲自对我们说:“你为何这样愁苦呢?为什么哭泣悲伤呢?你害怕死亡吗?要刚强,不要丧失信心。即使魔鬼、世界、你自己的良心都来折磨恐吓你,你也并非毫无指望。即便感觉不到我的同在,你也不至毁灭,难道你忘记了我许久之前应许你的?我留下这些话是为了安慰你、坚固你、保守你。”

  从基督在此处或者别处的话语中,我们要开始对他有正确的认识。我们应当在他里面建立更加充满爱的信心,也当更加专注在他的话语里,而不是陷入我们眼前见到的、耳朵听到的,或是其他的感觉。因为我们若跟随基督,与他相交,就知道他常对我们说话。我们屡次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主想要用他的话语使我们得安慰。主口中所发出的,都是温柔良善的言语;主手所做的,都是温和抚慰的行动。

  我们能确定的一点就是:基督赐给我们的心,不是悲伤、胆怯、害怕的。基督不愿我们心中惊恐,沮丧压抑。他曾降卑来到世间,完成使命,又高升到天上,带走我们心中一切愁烦与恐惧,代之以喜乐的心、欢快的灵、无愧的良心。所以耶稣应许说他会赐下圣灵给那些跟随他的人,这样他离开世上之后,仍可以坚固保守他的信徒。无论谁,只要能相信基督所说的这些话,必可在争战中力上加力、大大得胜。

《与日信增》1月12日

音频加载中…

天上的父

所以,你们祷告要这样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太6:9)

  我们应该如何称呼上帝呢?如何尊崇我们祷告的对象?我们又该如何介绍自己,才能使那垂听祷告的愿意听我们的哀求,对我们大施怜悯?没有一个称呼能比得上“父”,那会给上帝留下最好的印象。我们称他为“父”,这是一种友好融洽的关系,我们怀着极深的爱,由衷地从心里发出。相对而言,若用“主”“上帝”或者“审判者”来称呼他,就不会使我们如此心得安慰。因为以父之名代表着本能又自然的感情。所以,我们称呼他为父最能让上帝喜悦,也感动上帝来倾听我们。我们如此行,就是承认自己是上帝的儿女,这再次触动上帝的心,因为对一位父亲而言没有什么比自己孩子的声音更珍贵的了。

  说“天上”也是有用处的。这能表达出我们有着迫切的需要和痛苦的遭遇,因为我们在地上,而上帝在天上。无论谁从内心深处真心祷告“我们在天上的父”,都是在承认自己有一位父亲,并且这位父亲是在天上。同时,他也在表达着自己被遗弃在地上,身处痛苦患难之中。无论谁这样求告他的名,很快就会感觉自己心中涌起渴望,犹如一个与父隔绝的孩子,身处异地,活在水深火热里。他好像在对父亲说:“父啊,你在天上,我是你可怜的孩子,在地上与你相隔万里,面临不幸,身处险境,贫困缺乏我腹背受敌,被魔鬼包围,又有各种险阻威胁我。”凡是以一颗单纯、全然献上的心向上帝如此祷告的,都必得祷告的能力,廿必蒙上帝的怜悯。

《与日信增》1月11日

音频加载中…

修剪栽培

  我是真葡萄树,我父是栽培的人。(约15:1)

  这段经文描绘了一幅使人大得安慰的图画。基督明白他和他的跟随者所要经历的一切苦难,无非是来自一个辛勤园丁的修剪和栽培。葡萄藤想要茁壮成长,多结果子,必须有园丁的精心呵护。基督想要教导我们,无论我们的境况如何、感觉如何,都应该以不同于世人的方式来看待苦难和试炼。每次患难都有上帝的计划,这并不预示着他要对我们发怒,而是他会以丰盛的怜悯和慈父般的爱对待我们,且最终都是为成就上帝的美意。

  那些难过悲伤的事并不是为了摧毁我们,而是要让我们变得更好,但相信这一点却是一门很难的功课。试想一下,假如葡萄树有眼能看、有嘴能说,当园丁用锄头在它根部周围除草,又挥舞着剪刀修剪它的枝蔓,它会怎样反应呢?葡萄树看见发生的一切,感觉委屈,它或许会说:“唉!你为什么这么做?现在我必衰残凋谢,都是因为你这样对我,将我连根拔起,又用带铁齿的利器将我刮伤。你在我全身拉扯掐拧,除去了藤蔓枝叶,让我快变秃了,比起这园中其他的草木,你实在待我残忍至极啊。”

  但园丁会这样回答它:“你不明白我为什么这样做。我砍去的藤条枝蔓,只会汲取你的能量和营养,它们不仅毫无用处,还使其他的枝条不能结果子,使你更加衰败。所以,我是为了你的益处而除去那些无用的枝条,我这么做是为了让你结更多的果子,用从你所产的果子酿出美酒。”

《与日信增》1月10日

音频加载中…

灵之呼喊

你们既为儿子,上帝就差他儿子的灵进入你们的心,呼叫:“阿爸,父!”(加4:6)

  保罗本来可以这么说:“上帝就差他儿子的灵进入我们的心,‘阿爸,父。’”但他特地用“呼叫”这样的词来表明基祷告:督徒内心的苦闷哀伤,他们软弱,需要在信心上成长。在《罗马书》8:26,保罗将这样的呼叫描述为“说不出来的叹息”。

  但对于处在试炼和争战中的人们,呼叫他们的上帝却是那么难,他们通常要经过极大的努力才能重新学会抓住上帝的话语。在那些困难的时刻,我们看不见他,也无法察觉他,被仇敌攻击的我们很难感到耶稣的同在和帮助。基督似乎是在对我们的怒气中离我们而去。而且,处于攻击之下的我们无力抵抗罪,无法对抗自己肉身的软弱,也不能停止信心上的怀疑。我们四周是那恶者一切的火箭(参弗6:16)和对死亡的恐惧,我们觉得上帝的审判在怒火中临到。所有这些强大、可怕的吼叫声在我们周边扑面而来,似乎等待我们的只有绝望和永远的毁灭。然而,即使我们因没能谨守律法而陷于惊骇,罪的控诉如雷声轰鸣,死亡的威胁使我们震动,魔鬼四处咆哮嘶吼,圣灵却在心中开始代我们呼叫:“阿爸!父!”不仅如此,圣灵的呼叫要远远大过其他一切甚至吞灭了从律法、罪、死亡和魔鬼而来的所有声音,这样的呼叫穿透云层与诸天,达到上帝的耳中。

《与日信增》1月9日

音频加载中…

在世寄居

  你们既称那不偏待人、按各人行为审判人的主为父,就当存敬畏的心,度你们在世寄居的日子。(彼前1:17)

  彼得想说的是,因为你们的父从来不偏袒任何人,所以人生在世,无论高山低谷都要心怀敬畏。换句话说,你们虽然应该敬畏天父,这敬畏却不应该是出于他的惩罚,这是不信者甚至魔鬼畏惧上帝的方式。但你们应当担心会脱离他保守你的恩手,正如一个顺服乖巧的孩子会害怕惹怒父亲,不想做什么让父亲不悦的事情。上帝希望我们心怀这样的敬畏,好使我们还存留在这世上的时候保守自己远离罪,服侍邻舍。

  一个真正跟随主的信徒,他是属上帝的儿女,拥有上帝所赐的一切宝藏,他在世的日子都是成圣之旅。上帝允许他暂时住在肉身的帐篷里,行于世间,帮助那些需要的人.领人归主。因此我们在世上就好比从外地来到这里旅行的客人,四处游走,偶然投宿到某间小旅店,在此处过夜,只求旅店的主人提供干粮和寄宿的房间,却并不会因此就把店家的财产归为己有。我们就是这样看待所拥有的物质财富,就当那些不是我们的。我们只要有足够能养活自己的必需品就可以喜乐和满足,将余下的用于救济他人、帮扶贫穷。同理,基督徒的生命之旅就仿佛一位只求借宿的宾客,因为“我们在这里本没有常存的城”(来13:14),我们必须到天父的永久之城去。所以彼得说,我们在世不要胡作非为,而当心怀敬畏。

《与日信增》1月8日

音频加载中…

在他翼下

  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太23:37)

  在这个故事里,基督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绝妙的信心画面。主温柔恳切地告诉以色列人,他们若愿意像小鸡一样来就近他,主就甘心乐意像母鸡一样聚拢他们。注意他的用词和比喻,基督是倾心吐意倒出他的话语,又切切地教导他们。在这样的场景里,我们看到应该与基督有怎样的关系,基督又是怎样扶持我们,我们该如何享受他的同在。想象一下母鸡呵护小鸡的画面,我们与基督的关系也是如此,没有任何画家能描绘出比这更好的图画。

  我们的灵魂正如无力的小鸡,而空中盘旋的老鹰就是那恶者和邪灵,只是聪明的小鸡懂得躲避在母鸡妈妈的翅膀下面,我们却不懂!不仅如此,比起老鹰抓小鸡的本领,空中的魔鬼有更加强大的能力。之前我教导过,仅仅靠敬虔、善行、活在恩典之中是不够的。且不说我们的不义,即使是我们所谓的义,在上帝的眼中和审判之下也站立不住。我已经说过,信心,若是真实的信心,绝不是靠自己的能力去相信,而是紧紧抓住基督,被基督的义所遮盖才能够稳固。小鸡不是靠自己的灵活迅速去躲避,它们仅仅是逃到母鸡那里,躲在母鸡的翅膀之下,所以我们也当这样来到基督怀中,让他成为我们的盾牌和保护。

《与日信增》1月7日

音频加载中…

替罪基督

上帝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上帝的义。(林后5:21)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罪,为此害怕的时候,千万不要允许罪持续辖制我们的良心。这只会将我们引向绝望。反之,我们的罪是与基督同钉十架的,若是觉得那罪又回到我们中间,就必须再去仰望那担当我们罪过的基督,求他使我们的良心得自由。

  所以要警醒,不要像那些被误导的人,容许罪噬咬他们的生命,侵吞他们的心灵。他们为了能摆脱罪而奔走忙碌、竭力行善。但你却有摆脱罪的方法,就是将自己所有的罪带到基督面前,毫不动摇地相信基督因为所受的鞭伤和苦难已经担当了你的罪过并且为你的罪付上赎价。先知以赛亚曾说:“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赛53:6)彼得也说:“他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彼前2:24)使徒保罗又说:“上帝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林后5:21)

  你一定要全心信靠这些相似经文背后的意义,你的良心越受责备,就越要全然信靠。因为如果你不这么做,反而想靠自己的悲伤和忏悔来寻得良心的平安,你的心必不得安息,以致绝望而终。如果你试着对付心中的罪,却让罪一直停留在那里,当你再继续省察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力不能胜,这罪看起来无法战胜、没有穷尽。但是,当想到你的罪都已经被基督背负在十字架上,并且大胆地信靠这位救主借着复活已胜过了所有的罪,这些罪就死了,消失了。罪不能留在基督里,基督的复活吞灭了所有的罪。

《与日信增》1月6日

音频加载中…

求赐信心

  孩子的父亲立时喊着说:“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帮助!”(可9:24)

  信心不足的时候,应当求上帝赐你信心。因为相信的能力也是唯独在上帝手中,上帝会以公开或者隐密的方式赐下信心给你。

  但你也要鞭策自己去相信。首先,不要总是单单思量基督的受难,那牺牲的救恩已经成就,也已经使你在上帝的公义面前畏惧战栗。相反,要超越这一点看到主耶稣那温柔爱人的心,看到他对你是多么满有恩慈,正是这种大爱让他愿意为你移去罪的重担,让你在心里也能对他爱如泉涌,信心也得到坚固。

  其次,从基督的心走向上帝的心。你会知道,若非上帝先在他永恒的爱里差遣基督为你而来,基督不会向你显明他的爱!基督出于对天父的顺服而爱你。你会发现天父的美意,正如基督所说,你会在基督里与天父相交。然后你会更加明白《约翰福音》3:16基督所说的:“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使我们更认识上帝本性的,不是他那让人胆战心惊的权能和智慧,而是他无限的美善和恩慈。这样,我们就在上帝的里面得到了真正的新生,并且能在信心上成长。

《与日信增》1月5日

音频加载中…

不配的祷告

  那税吏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上帝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路18:13)

  有人说,如果我有更多的价值感,过更好的生活,我会更觉得上帝垂听了我的祷告。对此,我会简单地回答,若在你觉得更有资格或者更有价值感以前都不想祷告的话,那么你也别想以后会祷告。祷告绝不是建立在你个人的价值感上,或者取决于此,也无关乎祷告本身的质量,而是在于上帝应许的不变真理。如果一个祷告是依靠它本身或者除上帝应许以外的什么,那这就是欺哄人的祷告,无论你的心中如何激昂澎湃、泣如血滴,都只能使你陷入假象而已。

  我们祷告恰恰是因为我们不配。因为我们深知自己是不配的,我们的祷告才被上帝照单全收,当我们的一切祈求都仰望上帝的信实时,我们就配得上祷告的权柄。

  所以不要在意自己觉得不配的感觉。在内心深处要明白,尊荣上帝的信实比自己的感觉重要一千倍。是的,这是祷告唯一的诀窍!不要让你自己的疑惑使得上帝信实的应许变成谎言,因为你自己的价值感不会帮助你更好祷告,而你的不配感也无法阻碍你来到上帝的面前。不信上帝才被定罪,相信上帝却使你配得上帝的应许。

《与日信增》1月4日

音频加载中…

唯信基督

  “既知道人称义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稣基督,连我们也信了基督耶稣,使我们因信基督称义,不因行律法称义,因为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人因行律法称义。”(加2:16)

  我们在上帝的面前称义,是因为在基督里的信心,不是靠我们自己工作的果效。我们切不可受人迷惑,以为信心之外还需要爱心和好行为才能使人称义。

  如果有人听到这样的信息,说他必须相信耶稣基督,而单单相信基督还不足够使他在上帝面前称义,还要加上爱心,这个人就会立即在信上跌倒,他会想:“如果没有爱心的信心不能使我称义,那信心还有什么用呢,岂不是有爱就足够了?因为如果信心不是从爱里面产生并且得到坚固的,它就什么都不是。”我的反对者们会找出《哥林多前书》13:1-2来证明自己的有害想法:“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他们把这些经文看为一堵不可逾越的墙,但却没有真正明白保罗的教导。我们应当远离这些想法,就像远离来自地狱的毒药一般!

  相反,我们要从保罗的教导中明白,我们唯独因信称义,而不是因“由爱而生的信”称义。就是说我们不要将称义的大能归功于我们内在的某种东西,好像是这样东西使我们蒙上帝悦纳。我们是将这称义的大能归于在基督里的信心,这让我们紧紧抓住救主的恩手,并让他住在我们心里。使我们称义的信心是有别于爱心,并且是先于爱心的。我们承认好行为和爱心的教导也很重要,但这样的教导要因地制宜,考虑当下处境——比如当问题涉及我们该如何生活而不是如何称义的时候。但这里探讨的问题是这样:我们如何才能称义并承受永生?我们用保罗的话来回答:我们单单凭借信靠基督而被上帝称为义,并不是靠自己的努力。